船身轻轻一晃,惊起几只掠过水面的白鹭。柳卿卿仍沉浸在《关中志》的字里行间,浑然不觉。彩霞轻手轻脚地上前,将一件藕荷色锦缎披风搭在她肩头,又退回三步之外,与几名侍卫一同静立守护。
"船行至何处了?"良久柳卿卿合上书卷,抬眸问道。
侍卫长李庆平抱拳回禀:"回帮主,已过汉水中游,再有三日便可抵达宛城。"
柳卿卿微微颔首,彩霞适时上前,轻声道:"帮主,该用晚膳了。今日朝雾特意准备了您最爱的几样菜色——"
"楚地风味的洞庭银鱼脍,配新摘的嫩蒿蒸制;湘江特产的腊味合蒸;还有岭南带来的荔枝酿,佐着一碟清炒时蔬。"
柳卿卿闻言食指大动:"这丫头倒是越发心灵手巧了,连楚地的风味都琢磨得这般地道。"她起身时,船头恰好掠过一群晚归的渔舟,炊烟袅袅间,隐约传来渔歌互答之声。
三日后,船至宛城,柳卿卿等人在码头看到了提前来此探路的小七。
小七是阿文从育幼堂中选出的第一批孩子,从12岁就跟着他参加细作的训练,因做事麻利、忠诚可靠,逐渐成为阿文的左膀右臂。最擅长打探消息和应对突发状况,这次探路关中,阿文特意派他给帮主打前站。
"帮主,悦来客栈已安排妥当。"小七快步上前,低声道,"后日恰逢木氏商队启程前往关中,属下已与他们管事说好,咱们可随行同往。"
柳卿卿微微颔首,夕阳余晖在她眉间镀上一层金粉:"辛苦了。"她转身对身后众人吩咐道,"把货箱都卸到后院,仔细着些。寒露,你带人清点数目;朝雾,去安排弟兄们的食宿。"
小七闻言立即上前引路,灰布衣角在暮色中翻飞。转过街角时,几个形迹可疑的闲汉正探头探脑地张望,李庆平拇指轻推刀鞘,寒芒微露三寸,那几个身影顿时缩回了巷子深处。
悦来客栈门前,掌柜亲自提着灯笼相迎。小七包下整间客栈的阔绰手笔,让小二们格外殷勤。李庆平抱臂立于院中,鹰隼般的目光紧盯着货箱搬运,直到最后一箱稳稳落地,他绷紧的肩背才略微松弛。
此时惊蛰已带着两名暗卫将上房内外细细探查三遍,连床榻下的青砖都逐一敲过。彩霞捧着鎏金香炉进来,熟稔地布设起柳卿卿惯用的"寒梅映雪"香——这是用岭南深山的腊梅蕊、昆仑雪莲的干瓣,再佐以微量龙脑调制而成的独门香方,清冽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甜,最合柳卿卿的心意。
惊蛰则如影子般隐入外间耳房,在房梁布下细如发丝的铃线,窗棂上也缠了特制的银丝——那是用苗疆秘法淬炼的"缠魂丝",稍有触碰便会发出蜂鸣般的警示。
楼下传来小七与六名侍卫搬运东西的闷响,而李庆平正带着十六名精锐逐间检查二楼的厢房。铁靴踏在木梯上的声响惊飞了檐下一窝燕子,却惊不散屋内渐渐弥漫开来的"寒梅映雪”。
一夜安眠,柳卿卿只觉浑身舒畅。饶是她自幼长在水边,接连十日舟车劳顿也难免疲惫。昨夜在客栈用香汤沐浴后,便早早歇下。
晨起用过早膳,一碗清粥配着宛城特产的腌香椿,柳卿卿便带着彩霞、寒露和小七等人前往木氏商行拜访。木言溪早先就修书告知了宛城掌事,故而对方格外殷勤,双方很快商定明日卯时一同启程。
辞别木氏商行后,柳卿卿决定在宛城逛逛。
时值隋朝一统天下未久,宛城作为南北咽喉之地,虽不及东都洛阳的繁华盛景,却也商旅云集,百物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