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 第86章 岁月稠(2)

第86章 岁月稠(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心叵测、世事阴诡,那些人犯的供词全无实据,却直指一年多后的动荡时局。

苏漓的陇右之行无功而返,待坞城残局被逐一收拾,便动身回京。临走时他找到苏槐序,说阿耶已逝去多时。他身在偏远小城,送信的辗转找不到他的人,这才迟了这么久送到。等他收到,殓殡葬已毕,连斋戒都结束了。反正都是晚,也不差这几个月,什么时候去吊唁都一样。往后他们兄弟兀自珍重,方有重聚之时。

苏槐序又独自留了几日,等终于决定动身去往驿站函馆,发现柏文松等不及也收不到信,早先行离开了。

只是师弟独留了几封信函转予他,是荀珽的笔迹。

今时此景,万事萧条,唯信函字句矍铄、生机盎然。他不知如何回信,便作寻常口吻答复,而后照旧计划,往东拜访侠客岛。

他在那里待到入冬,又返回长安过了整个冬天,直到春芽萌发才回到青岩。

柏文松听说了坞城的事,绝口不怨他爽约,反而兴冲冲再交给他一沓信函。

苏槐序磨磨蹭蹭拜访完师长,又去药王那里交待了沙镇毒源的细枝末节,而后收了师弟泛滥成灾的兔子。一番忙碌后,才找出那沓信,提笔才觉梨花雪。

而伊人笔墨端正,勾出秋叶冬日,惟愿岁岁平安。

星霜周转,他发觉师兄师姐的声音似乎开始模糊,边关将士的轩轩韶举也有些褪却,连天的大火时常在醉后焚烧,只是少了些焦糊味。

四月槐序,唤他“苏澈”的人越发少了,偶在窗外听到,也觉是莺啼迷人耳。

苏槐序在屋内抬头又俯首,继续抄着药材名目,不料屋外又有人喊他“苏大夫”,清越的嗓音盖过了声声鸟鸣。

苏槐序推窗看去,只见荀珽站在不远处,一身素白立于花树下,戴冠束发、松筠之姿,冲他颔首致意。

那一年槐花始开,终觉春暖。

荀子卿听他娓娓道来,不禁怅然自失,不知该气他胡扯的“拘了几日”,还是该感怀那一桩桩憾事,或是催他歇够了快回茶庄治病。

苏槐序看出他的低落,反倒宽慰道:“世事无情却仍算宽厚,即便我赶得及,到了却发现无能为力,岂非更悲凉么?”

荀子卿一声喟叹,垂眸看他:“苏漓竟在那种时候叫你做那等事,你若找他清算,我绝不拦你。”

“哦?荀道长不是先前还说,他是我兄长、不会害我的么?”苏槐序趁机打趣道。

荀子卿怔了怔:“我又不是仁爱的儒生,修道理当顺应天理人伦道义。他如此待你,我怨他不得么?”

“怨得怨得。”苏槐序笑得畅快,伸手抚上他的面庞:“我还能见你,便算不迟。”

荀子卿覆上他冰凉的手指,微微摇头:“阿澈,你一直以来未曾吐露的事,便是这些么?”

“自然不是。”万花见他不信,又道,“那时候你受伤未愈,我收到你师父邀你回去的信,就给瞒着回绝了。”

荀子卿愣住:“竟有这种事?可是,这不过是小事,你……”

“真的,只是这件事而已。”苏槐序这次是真的信誓旦旦,看着他,认真道:

“不是沙镇、不是坞城,也不是我回长安迟了,或是战乱那几年别的事。它们虽深刻,可它们过去了。

我也曾在某一年重回坞城遗址,他们所有人的埋骨地都已被风沙掩埋、再也找不到。那时断裂的城墙也快没了,现在若找去,恐怕连坞城都寻不见。

师兄师姐们的声音消失殆尽,往后越来越少的人记得他们。可他们留下的行李与文献被送回了青岩,技艺与妙法世世代代都会传下去。

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邺城不再有中毒蛊的人,也没有第二个傅秋雨。你们的种种,皆是为了今日邺城的平和。

子卿,它们都过去了,也都会过去的。”

苏槐序柔和的嗓音响在清晨含露的林间,捧着他的面庞,一字一句说给他听。

他不能令他摆脱梦魇,也无法治愈乱世之殇。可他能从此陪伴他,用十足的耐心长长久久地,直到一切都化为风沙过往。

晨光熹微而后朝霞旖旎,荀子卿立在树缝漏下的光亮里,明澈的双眸似透过他看到悠远处,继而轻声开口唤他:“阿澈……”

“子卿,日子还很多很长。”苏槐序莞尔,仰面在他额间印下一个愈发滚烫的吻,又笑着眨眼,望向已隐约可见的茶庄,“我走不动啦,快叫人把我运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