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馆陶 >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彻此人,我其实颇为欣赏。

不同于那些颓靡骄矜的王孙,少年时的刘彻,身上总有勃勃的生气。他胆子大、心思细、为人豪爽,有任侠之气。他是诸王之中骑术最好的、剑术最佳的,也是最不怕苦痛劳累的。记得他十几岁时,有个爱好便是乔装成寻常布衣,驰骋于山林川泽之间。如此特立独行,叫人瞠目结舌。

这样的行为在他成婚之后,也不曾收敛。他依旧时不时便召集与他关系要好的贵族少年,充作市井浪荡儿,不问世事,一心只探天高海阔。

如此一来,朝堂之上的臣子,尤其是那些年长沉稳之辈,不少对他嗤之以鼻。而我母亲更是几次三番当着我的面斥责太子不成体统。

我只得含着笑,用尽量温软的话语化解母亲心里的不满,同时设法周旋在公卿之中,为我这位女婿博取好声名——就在那时,我也隐隐猜到,未来刘彻继位,或许皇位不会坐的太稳。新旧势力之间、他与窦氏一族之间,注定会有一场争斗。

可是,阿娇应当是满意这个夫婿的。

我唯一的女儿阿娇,不知是像我还是像她父亲,生来便是有些乖僻的性情,在她儿时我只当她是文静娴雅,等她长成少年,我才意识到我这个女儿,从来就不是什么温驯的贵女。

她也喜欢纵马、喜欢尝试一切危险却新奇的事务。当我因刘彻几次三番的鱼龙白服而皱眉之时,我惊讶的发现那群“浪荡子”中,竟也有阿娇的身影。

她穿着短褐,长发以未经漂染的素色头巾束起,在我望向她的时候藏在刘彻的身后,只露出小半个脑袋,眼睛亮得像是星子,含着再明显不过的笑意。

刘彻上前半步,朝我拱手作揖:“小民乃是山中猎户,携贱内追逐野兔于林间,路过长公主府邸,还请借一碗水喝。”

“胡闹。”我低声骂道,示意他们随我进去,以免在外丢人现眼。

阿娇却说:“我们真是来讨水喝的,解过渴,还得接着游浐水呢。”

“你们——”我没好气的瞪自己的女儿。

“长公主。”刘彻赶紧打断我,一面不动声色的挡住阿娇,一面露出乖巧讨喜的模样:“我等知罪了,且饶过我们,改日定当向你登门赔罪。”

刘彻这人在年纪尚小的时候,是惯会装模作样讨长辈欢喜的。他那时善于垂眸扮做乖巧样,清秀稚嫩的眉眼,叫人全然猜不到,他未来会是那样威严深沉的帝王。

我对这两个年轻男女说:“我并非是要责怪你们,而是要提醒你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汝乃国之储君,尔为他日国母。眼下这般模样,传出去未免让人嗤笑。”

阿娇不以为然,“谁人爱笑便笑去,我听不见他人笑声,只知渭水壮阔、骊山巍峨。”

刘彻则是一本正经的反驳我:“荀子有言: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我既然是未来的君王,怎可不察民情。姑母,彻扮做寻常百姓,是为了知民生疾苦呢。”

我汉家自高皇帝立国以来,重黄老之术,刘彻却偏好儒经。要是让阿母知道他又偷偷看先秦儒生写就的经卷,只怕又要生气——我心烦意乱的想着。

还欲再骂些什么,但那些话都堵在我喉间说不出口。最终只得作罢。

阿娇与刘彻都是有主见的人,不会因我的三言两语就更改主意。

我进宫,将这些事说与了阿启听。本以为他总会出面以君父的身份管教这两个孩子,谁知他竟只是笑,边笑边说:“阿姊,随他们去吧。”

“陛下就不怕?”我问他。

他儿子多,死几个大约也是不放在心上的。可刘彻是太子,是国家的储君及未来,要是出了闪失,弄不好可是要牵连国运。

阿启淡淡的眄了我一眼,轻声说:“阿姊,咱们从前也是这样的。”

我错愕,倒是半天没说出反驳的话来。

阿启以为我忘了,便提醒我:“你还记得么?小时候你我常结伴胡闹。在代宫时便惹下祸事无数,没少挨阿母的责罚。后来阿爷……后来先帝进京,践祚登位,你我一个做了太子,一个成了长公主,顽劣的性子倒是半点也没改。彼时淮南王叔还在,带着我们纵马踏遍京畿河山。”

我默默听着,许久后终于忍不住说:“陛下,你才是忘了。儿时阿母对你寄予厚望,所以管教得格外严厉。你是没有多少机会与我一同胡闹的。倒是许多次我被阿母责罚,是你出面救我。至于后来你做了太子,更是忙碌,有段时间我们姊弟二人,半月见不了面都是常有事。和淮南王叔一起游玩的是我,没有你。我只是将我经历的那些事说与了你,而你记混了。”

阿启被我反驳了之后也不生气,仍是笑:“嗯,是朕记错了。”

我还想在说些什么,然而目光落在阿启脸上的那一刻,所有语句便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我忽然明白他对儿子的宽纵是因何而起了。

我的弟弟,九州的君主,已经到了衰朽的时候。他明明比我年纪要小,但沉重的暮气先纠缠上了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