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闻言怔了怔,甚至和霍寒漪对视了一眼,二人皆是一头雾水。
见她声音越说越低,白嫩的小脸蛋渐渐浮起红云,眸中还夹杂着一丝小心翼翼。
端妃心里一软,将她揽入怀中。
怀里的小姑娘身体柔软,散着淡淡的香,令她想起了寒漪小的时候。寒漪幼时也爱这样黏着她,时常撒娇要与她同睡。
思及此处,端妃心中的歉意更甚,自己此前对寒漪确实亏欠良多。
她下意识拍着小姑娘的背,一下一下,动作极为轻缓,像从前哄寒漪入睡那样。
可不曾想,她的颈部却传来一阵湿润的感觉,端妃这才惊觉,九公主竟无声垂着泪。
莫不是遇上了伤心事?
霍寒漪在一旁虽是看不到,但瞧见母妃递过来的眼色,心中不由得有些酸涩。
她不知九皇妹为何突然这般,但她知晓,九皇妹心中定然积压了许多事情。
每次见面,九皇妹总是一脸欣喜地迎自己,她会注意到自己都不曾察觉到的情绪。
就连附和,她都比旁人认真。旁人只会点头,而她会微微翘起嘴角,义正言辞地出声赞她说得对。
室内安静下来,仿若时间静止一般。许久之后,端妃才听到耳边传来一声羞赧。
“让娘娘见笑了。”
端妃爱怜地替她拭去泪珠,温声道:“可是遇上困难了?”
“蒙娘娘关心,我只是……”
说着,她停顿片刻,眉头拧在一起,仿佛接下来的话语很难启齿一般。
“我从未见过母亲,有些好奇在母亲怀中是何感觉。此前见七皇姐与娘娘母女情深,小九很是羡慕。”
“多谢娘娘圆我心愿。”
端妃失了声,心中激荡也久久难平。她没想过会是这种原因。
这些话语,当母亲的人自是听不得。且九公主说话时虽是极力镇定,却不难听出其中隐含着的委屈。
端妃恍然想起来,小九是从未见过云美人的。她出生后便被丢在了云光殿,天子不表态,更不会有人疼爱她。
想到这些,端妃忍不住红了眼睛,心中怜爱更甚。小九比寒漪更小呢,却已长成了独立的模样。
若不是受了不少苦,怎会这样。
“你比寒漪更小些,真要论起来,与我那未能出生的孩子年岁差不多。若你愿意,日后也可把我当成你的母亲。”
“和寒漪一样,唤我母妃。”
端妃说这话虽是出于怜惜,但也并非没经过考量。经过中毒一事,天子对她怀有愧疚,若是此时提出把九公主养在自己名下,他大抵不会拒绝。
见她不可置信般睁圆了眼睛,端妃不禁轻叹一声,再次将她搂住。
霍寒漪偏过了头,眼眶有些湿润。
九皇妹这些话语应是藏于心中许久,从未言明过。她还有母妃照应,可九皇妹自小便是孤身一人,与之相伴的奴仆也早已被调走。
她不会因为母妃这句话吃醋,反而心疼九皇妹,现在才将软弱示于人前。
“母妃即说了,可不能反悔。”
端妃温柔地看她:“我既这样说了,自然不会反悔。”
况且,这都不能算回报,小九于她们是救命之恩,岂是这样便能还清的。
也许这真的是天意,她丢了元瑞,上天还了她一个阿筝。
怀里的小姑娘终于抬了头,泪痕斑驳,整张脸都哭花了,可那眸中的欣喜作不了假。
端妃温柔一笑,拿出帕子帮她擦拭泪水,动作极尽轻柔。
阿筝怔怔地凝视着端妃,任她擦拭动也不动,唇边几次微动,终是唤了声。
“母妃。”
端妃身形一顿,笑着应声,恍惚中,元瑞的脸似是与小九重叠了。
他们在唤她母妃。
霍寒漪再也忍不了,也倚了上来。端妃环住两个孩子,泪眼婆娑,只觉怀中便是她的全部。
桐君推门进来时,三人正在整理仪态。见主子们皆是红了眼,桐君猜测定是刚刚她们将话都说开了。
这样也好。
经此一事,桐君对九公主彻底改观。从前,她也信了那些谣言,如今只觉自己属实愚昧。
端妃拉着阿筝的手,柔声道:“今日难得,你便留下用膳,不是还说要与我对弈?”
阿筝羞涩应声。
霍寒漪见状更是高兴,看向桐君道:“桐君姑姑可得将长定宫的好东西都奉上来。”
复又朝着阿筝笑笑,“今日便留在长定宫,我还有好多话想要与你说。”
“那是自然。”桐君笑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端妃从床侧的柜子里,拿出了装回生丸的小木盒,递给阿筝:“上次得你相救,赠我良药。如今我已无碍,将此药归还与你。”
说着,又凝视着她,缓缓道:“这药珍贵,你却能拿出来救我,这份恩情,我记下了。日后你若遇上了麻烦,便来寻我。”
“总归,我还是有些用处的。”
听了这话,霍寒漪又觉心酸。母妃何时妄自菲薄过,这一次,定是被那些人伤到了。若不是为了自己,
阿筝认真点头:“小九记下了,日后若是无聊了,便来找娘娘。只是,娘娘可别嫌我吵闹。”
端妃一怔,笑开了,眉间的愁绪都散了去。
她有些喜欢九公主这种直言的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