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没有触碰速写本,而是在空中比划了一下,指向远处一只正准备起飞的鸽子:“你看那只准备起飞的鸽子,身体是往前倾的,翅膀向上展开,整个力量是向上的,形成一个S形的趋势线,你要先把这条线抓出来。你画的这条线就太平了,没有动感,像个躺着的棍子。”
他又指向另一只正在啄食的鸽子:“这只,它的重心在头部和前胸,身体形成一个向下的弧线,像个问号,你要先把这条主要的动态线和重心抓出来,确定它身体的大的体块和方向,再去考虑翅膀、爪子这些细节,它们都是依附在主体上的。”
他的指点简洁明了,直击要害,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是干货,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开了苏念思的困惑。
苏念思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随着路远的手指在鸽子和自己的画之间来回移动。她下意识地顺着他的指点去看那些鸽子,又对比自己本子上的线条,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原来动态不是硬画出来的,是要去“找”和“感受”的!
“可是……我还是抓不住啊,它们一动我就乱了,手根本不听使唤。”苏念思还是有些苦恼,感觉自己脑子理解了,但手却背叛了她。
路远似乎是轻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像是在面对一个不开窍的学生,又像是对这种“朽木”感到一丝无奈。他没有多说,拿起自己那支常用的软炭笔,在苏念思速写本的空白处,找到了一个干净的角落,飞快地勾勒了几笔。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多余的线条。短短几秒钟,一只伸长脖子、身体前倾、蓄势待飞的鸽子的生动形态就出现了。寥寥数笔,却充满了力量和动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上飞起来。那只鸽子,与苏念思画的那些扭曲的“生物”形成了鲜明的、令人震撼的对比。
“看清楚了吗?”他放下笔,将速写本推回苏念思面前,看着她因震惊而微张的嘴巴,“先抓大形,抓主要动态线,忽略细节。多练。”
他说完,就收回了自己的速写本,似乎这件事对他来说已经结束了。
苏念思看着本子上那只与自己的“鬼画符”形成鲜明对比的鸽子,眼睛都亮了,仿佛看到了什么“神迹”。虽然只有几笔,但那种生动、准确的感觉,是她画了几十笔、擦了几十次都无法企及的。“哇!你好厉害!”她由衷地赞叹道,语气里充满了敬佩,看向路远的眼神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你这几笔,比我画半天都强!感觉它都要飞出来了!”
路远对她的赞美不置可否,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是淡淡地说:“方法告诉你了,自己练去。”
“嗯嗯!”苏念思像小鸡啄米一样用力点头,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速写本,感觉那几笔路远画的鸽子简直是无价之宝,是她的“救命稻草”。“谢谢你啊路远!太谢谢了!”
她又像充满了电一样,沮丧的情绪一扫而空,抱着速写本,重新跑回自己原来的位置,对着那群鸽子们重新开始“战斗”。虽然铅笔下的线条依旧有些笨拙,画出来的东西也离生动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这一次,她开始尝试着去寻找路远所说的“动态线”,去感受鸽子的重心和趋势,不再是漫无目的地乱画。
路远瞥了她一眼,看到她重新投入练习,虽然画出来的东西依旧……很有“个人风格”,但似乎比刚才多了点章法,也多了一份沉静。他收回视线,继续画自己的速写,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画面的动态瞬间被捕捉定格。
阳光下,校园里,少年少女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热爱而努力。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鸽子咕咕地叫着,偶尔传来聂少华和丁寒讨论艺术或开玩笑的笑声。
苏念思的“鬼画符”还在继续,那堆扭曲的线条中,偶尔能看到几条努力寻找动态线而画出的、带着方向的笔触。但这一次,她心里多了些方向感,也多了些……因为得到了“大神”亲自(虽然是极其简洁的)指点而产生的、小小的雀跃和动力。
而路远,虽然依旧是那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但在他低头作画的间隙,眼角的余光似乎偶尔会扫过那个埋头苦练、表情专注(并且依旧丰富)、身上沾着草屑和炭灰的身影。
速写本上的线条在延伸,捕捉着短暂的瞬间。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似乎也在悄然滋长,像藤蔓一样,缠绕在画笔和目光之间,虽然微弱,却韧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