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但那份真诚的鼓励和十足的“元气”,却像一股暖流,让丁寒原本因为挫败而冰冷的心里暖了一下,重新燃起了斗志,觉得也许再试一试,就真的能突破了。
就连聂少华,这个团队的“吐槽担当”和“气氛组组长”,也发现苏念思是个绝佳的“素材库”。她的各种糗事、脱线行为、以及那些奇思妙想,为他的段子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让他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虽然他嘴上总是毫不留情地损她,一副嫌弃的样子,但眼神里的笑意却是真实的,甚至带着一丝纵容。
路远是这个团体中,受苏念思“元气”影响最不明显,或者说,最抗拒被影响的人。他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试图抵挡这股突如其来的、横冲直撞的潮水。
他依旧维持着自己的节奏,画画,看书,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自动进入了静音模式。苏念思的咋咋呼呼,在他听来依旧是噪音,是干扰;她的热情分享,在他看来常常是打扰,是多余;她的“鼓励”,在他看来更是缺乏专业性的盲目乐观,甚至是无知。
但是,有些东西,似乎正在悄无声息地、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改变极其缓慢,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他发现,画室的气氛,确实比以前活跃了。虽然多了很多干扰,多了很多他觉得“多余”的声音,但也多了很多……笑声。那种轻松、活泼的笑声,是他以前很少在这个小团体中感受到的。
他发现,那个总是红着脸、说话都结巴、一被人关注就恨不得钻进地缝里的吴宇,似乎在苏念思面前稍微放开了一些,偶尔也能主动说上一两句话了,脸上的表情也比以前丰富了一些。
他发现,丁寒和聂小小,甚至包括聂少华,在苏念思加入后,似乎都比以前更放松了,更愿意展露自己活泼、有趣的一面了,整个团队的气氛变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有一次,他画完一张速写,下意识地寻找聂少华,想让他过来评价一下,这是他们之间长久以来的习惯。然而,他却看到聂少华正被苏念思拉着,站在一旁,听她眉飞色舞地讲她小时候爬树掏鸟窝被蜜蜂蜇得头肿得像猪头一样的“光辉事迹”,聂少华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完全没有注意到路远这边的“求助”信号。
那一刻,路远站在原地,手里还拿着速写本,看着不远处笑闹成一团的几个人,那种融洽、那种充满活力的画面,让他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阳光透过画室高大的窗户洒进来,将苏念思脸上那灿烂得有些晃眼的笑容映得格外清晰,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纯粹的快乐和感染力。
他依旧皱着眉,习惯性地想要将这份“噪音”和“混乱”排除在外。但心底深处,某个坚硬的、抗拒改变的角落,似乎被这股横冲直撞的“元气”悄悄地撞开了一条缝隙。
他还是觉得她很吵,很麻烦,很脱线。
但是,好像……有她在,这个原本有些过于安静、过于专注、过于严肃的小团体,多了一点……生气?多了一点……人情味?多了一点……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的东西?
这个念头让路远感到一丝警惕和……更多的烦躁。他不喜欢这种无法掌控、无法理解的变化。他迅速收回目光,仿佛那幅画面不存在一样,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画板上,试图用线条和色彩将那些不该有的思绪驱逐出去,将自己重新封闭在熟悉的、安静的世界里。
然而,那份挥之不去的“元气”,如同空气中漂浮的细小尘埃,虽然微不足道,虽然试图被忽略,却已无处不在,悄悄地改变着周围的一切,也一点点地渗透进他原本坚不可摧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