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代班管家们磕磕绊绊地上工,因太妃薨逝被遣散的小戏子们也磕磕绊绊地适应着鞍前马后端茶送水的生活。最辛苦的是需要参与皇家葬礼的主子们,从最初每日早出晚归,到后来一走就是月余。讲究礼仪的时代,各种程序走下来,好人都要瘦几斤,何况这些平日不怎么动弹的贵妇?
凤姐一方面觉得贾琏没能给她挣个诰命头衔,生生矮人一头;一方面也庆幸自己不必出席这样的场合,以她当下的身体状况,要老命了。
若是在往常,她哪里会有这样的好心态?不过是病在己身,生命力衰弱的恐惧让她将旁的心思都暂且搁置。加上平儿时常劝她,听得多了总有几句入心。这个世道,死老婆算什么事儿?东府蓉大奶奶秦可卿也是个可人儿,如今肉身化骨,蓉大奶奶的头衔已经换人。
凤姐安心养病,算是两相得宜。
王喜凤与薛宝钗同住,自然也能知悉许多新鲜事。
聪明人办事讲究体面,许多时候都是大事化小息事宁人。当某些事情不方便暴露真相时,宝玉便是最佳顶锅人选,尤其是他自己还上赶着。什么玫瑰露茯苓霜,查什么查?都是宝玉拿的。林黛玉有时候也莫名其妙被人拿来当挡箭牌,众人碍着贾母,谁敢认真计较不成?就如藕官违规在大观园烧纸祭奠一事,就变成了替林姑娘烧写废的墨宝纸张。
这样的风气实在令人一言难尽。管家人都不愿多事,真相算什么?真值得大动干戈?她们巴不得天下太平。
探春最初也是满腔热诚,无奈总有人拖后腿。这朵连凤姐都有些忌惮的玫瑰花在管家这段时间没少被气哭。最通透的大概就是李纨。连刁钻的下人都觉得她是个活菩萨,可见她划水功力之深厚。平儿在这段时间也是炫技高光时刻,代表凤姐参与了许多事情的调停。
这么一数,竟然是个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得不说,贾府内宅出人才。
蘅芜苑除了薛宝钗和王喜凤,还住了个香菱。这位命途多舛的薄命红颜是薛蟠有名有份的妾室,只因薛蟠出门走商,她便到园子里陪伴宝钗解闷。其实一般人家断不会有这样的安排,只贾府能做出将男孩子养在女人堆里的奇葩事,香菱这事便也算不得什么。
香菱没什么心眼子,之前一心想学作诗,因宝钗并不热衷这些,便时常去寻黛玉教她。两人同是姑苏人士,倒是有种老乡见老乡的惺惺相惜。
除开学诗,香菱也有许多针线活要做。一个门里进出,她们总会产生交集。尤其是宝钗要管家,剩下的两个人不可避免会搭伴做做针线解闷,或者下下棋,论论诗。王喜凤虽不擅长作诗,鉴赏水平还是有的,倒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王喜凤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的倾诉欲,避免成为一个喋喋不休好为人师的二傻子。香菱的求知欲太强,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人温和又真诚,让人不忍拒绝。
前些时日小厨房掀起大风浪,柳嫂子经历了差点被夺权的波折,行事收敛了许多,那些嫌菜式麻烦打赏太少的拉踩和阴阳怪气也少了许多。
人在江湖,总有挑嘴点菜的时候。打赏一般是看着给,可厨娘们熟练地通过舆论PUA了这些姑娘丫鬟们,好像打赏金额不超过XX就是比XXX还抠门。可怜谁家也没有余粮,姑娘们往年开诗社还要找凤姐化缘呢!
很快就到了宝玉生日。特殊时期,其他人生日都不肯高调,不过是姐妹们摆一席乐呵乐呵。宝玉的阵仗更大些,里里外外都要应酬到,一整日玩闹不够,夜里还续摊。也就仗着贾政外任不在京中,无人敢管。
有时候王喜凤也觉得这帮姑娘们胆子真的大。宝玉房里的丫鬟也就罢了,毕竟怡红院大门一关,里头怎么玩闹都是自家事,外头哪里晓得。可这回的夜宴除开迎春和惜春,基本其他人都到了,覆盖面很广,封锁消息是不可能的。不过是有宝玉这个挡箭牌,加上法不责众,及时行乐罢了。
王喜凤没有刻意回避这样的场合。她再怎么宅,交情摆在那里,特立独行反倒突兀。反越往后大家一处玩笑的日子越少,倒不如随意。
夜宴并没有什么烧脑的游戏,不过是拿了现成的签筒过来,众人轮着掣花签,再根据签上注解和规则饮酒。这可比旁的酒令要抓耳挠腮想词要轻松许多,主要看各人运气。这玩的一放松,不知不觉就到了三更天。待众人散去,怡红院里又叙了一轮,这才熏熏然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