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37章 体验派

第137章 体验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武勋们心里苦。四疆不宁时有人建功立业,也有人战死沙场。建功立业的,待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要担心鸟尽弓藏。战死沙场的倒是一了百了,子孙后世捧着这身前生后名,能不能过上平静日子,天知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世上没有永远的高枕无忧,一劳永逸也只是打完鸡血后蓬勃的臆想。

就如冯家,面对如何在夹缝中求存这个命题,已使出洪荒之力。家国天下,多少人最朴素的心愿不过是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一个人或许大公无私,可一旦拖家带口,做任何决定前都要考虑家人和家族。

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在努力求存的冯家已经算不得贬义,而是谋略。相信每个担心被上头清算的家族,都在小本本上无数次划拉过无法公之于众的各种后手,草蛇灰线,暗探伏笔,端看谁更胜一筹。

后宅的生活并没有大书特书的必要,王喜凤按照培训班的模式规划自己的生活,五天八小时,劳逸结合,挺好。

本来她还很忐忑,冯家身为勋贵的一员,对后嗣的渴求不会比贾家更低,催生是早晚的事,这太让人腻味了。而冯紫英成亲以来,波澜不断,生不出孩子也不全是媳妇的问题。冯将军夫妇这才按兵不动。哪知还没等到局势稳定冯紫英腾出空搞些雨露均沾的事,意外便先到了。

说来说去还是年少轻狂惹下的麻烦,据说跟仇都尉有什么关联。之前冯紫英跟仇都尉的儿子有些过节,虽然事态平息,也保不齐人家一直伺机而动想出口恶气。这是她便宜婆婆哭喊的时候透露出的信息,冯唐很快让她噤声,王喜凤依然巧合般地听了个正着。

参考李纨的状况,年纪轻轻死了丈夫,一般都没啥好名声。更麻烦的是李纨好歹有个儿子傍身,王喜凤却孑然一身。

周嬷嬷很为王喜凤担心。青年守寡,一生就望到头了。她老人家想了无数办法,每个实行起来都在她们主仆几人的能力范围之外。这个时代的话语权,从来不是掌握在女人身上。

王喜凤之所以淡定,是因为她熟悉规则。她虽然不能制定规则,但掌握规则的关窍还是能做到的。女子丧夫无子,再嫁是个不错的选择。而除非是将媳妇当女儿的真性情婆家,一般都不大乐意自家三媒六聘来的媳妇另嫁他人,不然,她儿子做了鬼还要跟人争媳妇儿不成?折中的办法是过继一个孩子,凑合着过。

这件事着急的应该是冯家,而不是她。

守孝这种事,断然没有守着守着就习惯的说法,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这头等大事影响着。出不出门的王喜凤本就不在意,问题是各种娱乐活动都被迫取消。人是清静了,可也太枯燥了些。时人对未亡人的有色眼镜从来没摘下过,恨不得你也变成牌位,跟灵堂里供过的那块一起进祠堂,成双成对。

冯家失了深得冯唐喜爱的冯紫英,迫在眉睫之事是培养新的继承人。冯紫英不缺兄弟,但没一个及得上他,至少一时半会难以填补冯唐心中的空白。

亲儿子遭难,将军府女主人的悲痛更具体些。接连好些日子都卧床,王喜凤不得不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在跟前伺候。堂堂将军夫人,身边得力的丫鬟嬷嬷一大堆,她也不过是应个景。就算她想上手,只怕也不让人放心。别看她每次去都得一句恭敬有加的“大奶奶”称呼,谁知面具之下是不是一副嫌弃寡妇晦气的面孔?

王喜凤身边的周嬷嬷也是人老成精的典型,跟王喜凤阴谋论时的心态简直不谋而合。后宅内多一丝警惕没什么不好,只别挂相。这种反派人设还是少沾为妙。

在媳妇是不是会改嫁这个问题上,冯家确实不比王喜凤淡定。公公冯唐虽是武将,可历练这么多年,城府极深。他倒是想观望一番,看能否做些文章。沉不住气的反倒是在病床上的婆婆。

或许是女人更懂女人的心思?有时候,极限拉扯反而会弄巧成拙。就如王喜凤如今的心态,你若是好好谈,或许还真能谈一谈。若有人捋虎须,想搞PUA或者踩一脚,她还真不伺候了。

王喜凤觉得自己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人,具体就表现在,在某个关键时刻,若有人坏事或者添堵,她必定逆鳞要上来,小本本上狠狠记仇的。

可喜可贺,冯家如今也顾不上给人添堵,大家好声好气地商量下来,选了条对彼此都有好处的路。谈判就是这样,当成一桩生意比黏黏糊糊打感情牌要利索的多。卖惨也好,情感和道德绑架也罢,都是锦上添花。

王喜凤深居简出过着新寡生活,冯家紧锣密鼓挑选过继对象。虽说无论选谁对她来说大同小异,可立场决定了她不能放任自流。你不把稳了,主动权就会渐渐丧失。你暴露底线的次数越多,输的就越惨。

比王喜凤心头大石落地更早的是周嬷嬷。在她老人家看来,膝下有子无异于后半辈子有了依靠。这年头,大家与其说相信儿子人品好,不如说相信这个世界的规则是“百善孝为先”。一个人但凡想搞点事业,那名声断不能有瑕疵。退一步说,即便你当个纨绔,那也必须是个孝顺的纨绔,否则连狐朋狗友都嫌弃你拉低整个圈子的人品。

当你将对他人的期望值降至最低,就不会有什么能震惊到你。

王喜凤从自己过着相对平静的日子以及日常礼单能推断出冯家如今跟忠靖侯大概有着各取所需的默契。史湘云不过是有个能让两家名正言顺搭上关系的姓氏,剩下要怎么发挥全看男人们给自己安排怎样的剧本。

守寡的生活要怎么过,王喜凤挺有心得体会,衣着装扮规矩行止都拿捏的很到位。即便再想说风凉话的人都只能感叹一句不愧是大家出身。这也是她释放出的信号,相信公公婆婆也会满意她展现出来的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