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来一次赚不够费事钱,可他还是一年四次雷打不动来收一波废品。
村民们都嘀嘀咕咕说他有毛病,老头年纪大耳朵背,除非拿着喇叭对着他耳朵喊,否则他一个字也听不见。
山村里没人有喇叭,于是那些议论声就只有黄狗听见。
黄狗不是吃素的,它比过年才能吃一次肉的老百姓幸福得多,在镇子上到处捡骨头吃,听见一次回骂一次。
祁令把乔思朝的梳子还给她,乔思朝随便在衣服上抹了抹放进兜里,然后两人肩并肩,站在长满野草的土路边罚站。
朝霞尽散后,黄狗忽然吠叫着从路的尽头甩着舌头跑过来。
金光铺在黄毛上,显得它的毛发格外漂亮。
快乐小狗像在迎接久未归家的主人,兴奋地把两人挨个踹几脚,留下数朵灰色的梅花脚印后,又一步三回头跑远。
乔思朝垂头看了看裤腿,兴奋地让祁令看一颗由梅花组成的爱心。
清晨山间特有的冷淡尘埃气息逐渐散去,太阳光温水煮青蛙地杀光露珠和水蒸气,刺拉拉的干燥野土掀出动物排泄物的腥臊,掺杂着一缕浅淡的铁锈味。
收旧废品的老头早已缓慢走远,像生命中无数个不知不觉就消失的过客。
祁令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缕铁锈是血腥味。
穿过一丛密林,掰断一根挡路的枯枝,土坡后头有一团会动的杂乱黑色海藻。
是十一岁的小鱼儿。
祁令谨记乔思朝的话,只能看,不能干涉。
小小鱼闷头翻找着什么东西,可能是没有地上茎叶的红薯土豆,又大概是什么花草树木的种子,再或许是蚯蚓土拨鼠。
那东西埋在地下,没有明确的指示牌。
祁令和乔思朝贴脸坐到旁边捧脸看着,小小鱼找得很认真,始终没把视线分给她们,真的很像一尾被困在棕色避光安瓿瓶的小鱼。
沉浸在昏暗的狭小世界,像动物园里有刻板行为的小动物般,单核处理转圈或者刨土一件事情,等待七声滴答,世界重启,重复。
小小鱼身上的伤更多了。
脸颊肿得更高,眼白像是被浇了红墨水,正常大小的黑色瞳孔虚弱地嵌在流动湿润的红布上,显得有些诡异。
小小鱼穿着不合身的短袖短裤,太阳落山后山里降温,即使是健康的成年人穿成这样,也会冷得嘴唇发紫,上下牙打架。
让小小鱼一瘸一拐的青紫色已经从腿上消失,被令人胆战心惊的红肿划痕取代。
小小鱼四肢从上到下布满密密麻麻的伤口,几乎看不到完整的皮肤,如同偏执残忍的艺术家,在人肢体上创作的斑驳抽象派画作。
有些伤口已经结痂,干枯的血迹有些已经氧化为深褐色,有些伤口像嵌在瘦弱肢体上的眼睛,沉默缓慢地流着红色的眼泪。
来的路上有很大一片荆棘丛,祁令和乔思朝绕了很久,才找到一条安全不会受伤的路。
很显然小小鱼是从那漆黑浪潮里淌过的,或许是因为鱼儿的脑容量很小,一根筋不懂变通,又或许是小小鱼要找的东西,不能放弃搜索每一寸土地。
配合着小小鱼的搜寻轨迹,祁令和乔思朝挂件一样不停挪动。
期间乔思朝很渴,打赏一样往小小鱼脚边丢了瓶矿泉水,不带有侮辱性质,像随意地往水族箱丢鱼食。
小小鱼看也没看,跨过松过口的塑料瓶接着刨土,于是大人也没喝水。
天空正中央的烈日向西划过十度角,乔思朝冷不丁开口,说:“第五年了。”
祁令一时没发出声音,清清嗓子后才问:“什么?”
“第五年。”乔思朝说:“小鱼儿找那个东西,现在是第五年。”
祁令沉默很久,小小鱼又搜索完十平方米土地,“那最后找到了吗?”
乔思朝没回答,只说走吧。
活动活动麻木的腿,祁令借力旧木桩爬上去,伸手。
乔思朝失神地盯着祁令伸出来的手掌,灰秃噜脏兮兮的,摸完脏小狗后又学着小小鱼刨地,乔思朝看出她玩心之下暗含的帮扶意味,就叫了停,祁令尴尬地笑笑。
她抬起头,祁令站在逆光的山坡上,耐心地伸着手,随时准备好把拉上来。
乔思朝调皮地挠了挠祁令手掌心,祁令笑着问她:“干嘛?”
乔思朝也笑,笑容很苦,轻轻摇摇头。
祁令很轻地叹了口气。
她看向那个身上有深浅不一的红色图腾的孩子,艰难在浓稠黑色的土地上游动。
那孩子游过度日如年的漫长时光,从小小鱼游成小鱼儿,过程很艰难。
没有阶段性奖励,也没有找到掩在泥土下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