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又下次,她还有多少个下次呢?
————
家里有了钱,确实改善生活了,虽然对于少年来说,这个环境还是艰苦的很,补品只能吃参须,一只鸡要分几天吃。
但是至少有肉味儿了,吃的主食也不是粥,而是顶饱的米饭。
随着开春,宋母田里的活儿便多了起来,要去翻土、施肥、下种。
好日子就这么几天,不赶紧些,到了春雨绵绵的时候便只能待在家里。
乡下人就是这样,靠天吃饭,天好就笑吟吟,天不好就苦哈哈。
娇娇儿也要准备上学,临江城好学之风盛行,随便拉来一个人都识得几个字,加上学院免费,父母多多少少都会让孩子去读个几年。
不过学院也就让免费读到十六岁,后面还想上学,要么交束脩,要么考上秀才,去青松学院上学。
少年现在身体也好了很多,他的伤口也都结痂了,只是记忆还是没有恢复,但是日常行动完全没有问题。
自从上次宋母驳了她考试的请求之后,娇娇儿的心情便低落了很久,一直持续到开学,这才使她开心一些。
苏瑾一开学时间要早一点,娇娇儿开学的时候他已经开学好几日了,两人便没一起去学院。
临江学院是官府办的学院,里头最好的师长便是秀才,毕竟举人便是官身了,不管做些什么都比在学堂做师长俸禄高、过的舒服。
就连秀才,也都是那些考了十几年还没考上举人的老秀才居多,要找两个年轻些的师长简直难如登天。
今日的临江学院格外热闹,年纪尚小,刚开启蒙的孩子被父母带着去找课室,年纪大些的如娇娇儿这般都已经熟稔了。
不同衣衫、不同年龄的人都挤在广场上,叽叽喳喳,比早集还要吵闹,更有不小心撞到起了矛盾的,大庭广众之下各样争执,吵的面红耳赤。
而这样繁华的场景,却也有两极分化,泾渭分明的情况。
那日头底下有桌椅板凳,更有奴仆服侍的,就是富贵人家,阴凉湿冷处站着的,裹着着粗布麻衣的,便是平民百姓。
虽然临江学院是官府举办的免费学院,但也有些优势的,一个是有钱人少,次一级有钱人在这里便都是山大王。
二是寒门易出贵子,真心想学、想改变命运的还是穷人多,免学费的官府书院临江学院就是首选,风气要比其他学院好很多。
这样的场景每年都会上演,娇娇儿早看习惯了,她只找到自己的课室,挑了个位置坐下,便开始打扫卫生。
她的位置挑的很好,正好在窗边,阳光洒落一地碎金。发丝轻扬,皮肤剔透,鼻尖沁着细汗,粗布麻衣都难掩清丽之色。
刚抹完桌子,门外便进来一位同窗,锦绣衣衫,紫金腰带,上面嵌着宝石,一看就很华贵,但是看面孔却很陌生,想来是走错课室的。
娇娇儿没有在意,继续擦桌子,等两张桌子里里外外都擦干净,地也扫完了,一回头,才发现刚刚进来的同窗正坐在一张桌子上,撑着下巴一直盯着她看。
她礼貌地点点头,准备出去洗个手,谁知同窗跟了上来,很是不客气地搭住她的肩:“同学,你是哪里人?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少年人体温略高些,搭在她的肩上让人很不自在,娇娇儿抖了一下肩,将他的手抖下去,蹙眉道:“同学,这样不太好吧?”
临江城不像外城男女大防很重,可上来就搭女孩儿的肩也太孟浪了。
华衣少年也不在意,跟在她身后喋喋不休道:“我姓方,方知乐,今年十五岁,家父是开金店的,方氏金铺就是我家的。方氏金铺你知道吧?城里好几家呢,你喜欢金子吗?我回头送你?”
说实话,娇娇儿时常碰见这种骚扰,兴致好些,便同他们说几句话,逗个乐,那些人看她漂亮也不会说她什么,兴致不好了便甩脸色,得罪了人也没关系,把招娣搬出来就好了。
招娣人高马大,能把两个方知乐拎起来当沙包扔,有她在,没人敢打她的主意。
就是招娣不在,也有苏瑾一,他学业好,受师长重视,人又温和敦厚,这些人也怕得罪他引起师长的注意。
现在招娣和苏瑾一不在,哪怕这个人行动有些过分,娇娇儿也忍着些脾气。
不想说实话,又不想被方知乐痴缠,她低垂着眉站定,细声细气道:“方哥哥好,我叫虎妮妮,家里住在城南呢。”
这方知乐是今年刚转过来的学生,在其他学院他可谓是声名狼藉,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仗着一副白面脸盘,不知欺负了多少女学生,偏偏家里又有些家底,父母没办法,管不住,这才将他送到临江学院。
临江学院风气好,这样就不会带坏他们的宝贝儿子。
殊不知,狗就是狗,到哪里都改不了吃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