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她出轨别人这件事,加以创作,写出南兰。
原型不是要写这个人,而是从生活体验中得到启发,去搞创作。如果只是去证明爱谁,就把一个角色想像成谁,就完全唯心论了,不具有讨论的价值。
再说回《神雕侠侣》,古话讲“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神雕有个有意思的点就是,跟杨过同枕而眠的第一个人就是郭芙。
新修版金庸特意增加了柯镇恶将郭芙放在床上杨过身边的情节。
【他知是有两个武功极强之人在屋面经过,忙将郭芙抱来,放在床上杨过的身边,持铁杖守在窗口】
跟杨过同枕过的还有郭芙之影陆无双,杨过还想跟她玩拜天地成亲。
【杨过笑道:“咱们来玩拜天地成亲。你扮新娘子好不好?那才教美呢。】
杨过那时候就知道成亲是要拜天地的,偏偏号称与小龙女成亲时却不拜天地。
陆无双、完颜萍这两个人物,完全是给郭芙大胜关闪亮登场做铺垫的,只是金庸叙诡的手法太过有欺骗性,以至于一开始几乎没人看出来。
而杨过跟小龙女只在棺材里并肩躺过,正应了公孙止和裘千尺的同穴葬身。
情花异卉出自西域,难道不是说小龙女这朵异花也是西域人吗?素来人们追捧一身白衣的小龙女,可是在我看来白衣胜雪算什么,大红色才是我中华至尊之色。那个像火一般的身影,代表着杨过对生活最热烈的爱。
我很喜欢郭芙这个人物,九岁的时候,她就挺身而出,携双雕斗李莫愁,毫无惧色的去救程英、陆无双、大小武等人,过后不仅从不图回报,甚至自己早都抛之脑后忘了。
作为一个女孩子,在襄阳协助父母苦守城池,抵御外敌,本是可以标榜的事情,可她的脑子想的偏偏只有喜欢热闹,不想回桃花岛陪瞎子公公,觉得会闷死。
她已经做到平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但是在她内心里从没有意识到,她说自己爱热闹,她才是真正天真无邪,永远是那个爱玩闹的小女孩,我深爱她这种璞玉一样的个性。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冷兵器时代,血肉筑成的长城,方保万民平安。
郭靖守襄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十六年间襄阳被围困时,粮草断绝,喝污水为生,经过艰辛的郭芙,酒量甚豪,她已经是一代女中豪杰,可是一开口说话,依然还是当初那个憨态可掬,快语直肠的郭芙。
相比于对别人微感倾心,跑去另嫁他人,却还在口口声声为了杨过好的小龙女,简直天壤之别。
小龙女永远会用谎言粉饰自己,偷武功,偷吃的如此,偷婴儿也如此,撒谎栽赃给郭靖黄蓉弃婴跑路,造谣杨过要用婴儿换解药,此女善于伪装,非常具有欺骗性。
小龙女跳崖前,杨过明明对她说师命不可违,妻命更不可违,小龙女硬是一句让他不要自杀的话都不说。
她跳崖后,杨过【逐一回想小龙女说过的言语:“她只说过,要我记得永远听她吩咐的誓言。我自是永不违拗她的心意,那又何消说得?可是她并没吩咐过我什么啊?”抬起头来,低声道:“龙儿,龙儿,你到底去了那里?要我遵从你什么话呢?”】
杨过都表明永不违拗她心意了,之前拜师的时候就发过誓,永远听她的话了,说句不让他死这么难吗?
杨过见到李莫愁这么狠辣的女人叫大美人,可见到小龙女却觉得恐怖,已经定位了小龙女这个角色了,比李莫愁更可怕。
在大胜关众人眼里,小龙女像天仙,也只有少年杨过看出她的女鬼属性。
聪明如黄蓉和杨过,都被小龙女的伪饰玩弄于股掌之间,只有郭芙的憨直才是她的克星。
小龙女的心机唯独在郭芙面前不好使。
小龙女故意当着郭芙的面说给杨过送马,用郭襄换解药,朱子柳都懵了,郭芙不究你缘由,我先把马藏起来让你们的奸计无法得逞。
听到甄志丙的谈话,小龙女装糊涂无辜,“我也不知道”,作为当事人,你怎么会不知道?郭芙直接鄙夷。
最后是郭芙一针将小龙女打下悬崖给了杨过十六年自由,有了成为神雕侠的机会。
善良的人有原则有底线,会遵守规则,但是邪恶的人不会,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虚伪矫饰,无所不用其极。
射雕里,洪七公和郭靖就是在道德约束下的退让,助长了欧阳锋的嚣张。每次都看的我气堵。
娇憨爽直的郭芙可谓是正义阵营的执戈者,什么阴谋诡计,魑魅魍魉,论快意恩仇,不拖泥带水,爱恨分明,纵观金书,谁能比肩?
她就像那块璞玉和氏璧,鲁莽,小性儿就是美玉外的石头。和氏璧经过三朝三代才被发现,现在郭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她从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从不自我标榜崇高,却一直在做最勇敢的事情,一往无前,从不言退。
最后在战场上,为了军队得到救援,一生从不屈服的她毫不犹豫的跪了,杨过急忙跪下还礼,再没了半点狡诈圆滑,权衡利弊,郭芙是杨过一生唯一真心为之跪下的女子。
杨过说令姐又怎么会瞧上我这样的人,他说的没错,郭芙就有瞧不上他的资本,当他在和小龙女纠缠不休,大闹别人喜堂,差点做汉奸的时候,郭芙一直在坚守城池,守护一方百姓,从来没有变过。他堂堂七尺男儿,空有一身武艺,岂能不自惭。
蒙古铁蹄踏平神州,郭杨两家的恩仇早就消弥于故国不再的烽火硝烟中。
射雕三部曲最波澜壮阔的故事金庸没有写,可能是太悲壮了,不忍写自己笔下最爱的英雄儿女死于战火的细节,但是可以想见,在城破之际,郭靖黄蓉决心殉城,践行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死前强行让杨过带着他们最心爱的大女儿突围,血染战袍,保留下倚天屠龙计划的火种,以待来日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身后陷落的襄阳城,将永远记住有多少中华儿女用鲜血祭奠了它的历史。史书太薄,短短的几行字,是多少英雄用血肉铸就。
当初在绝情谷,杨过若真要想殉情,去黄泉与君相会,用的着一夜白头,愤恨大喊吗?那质问有几多愤恨,几多遗憾,几多无奈?
可是到了襄阳战场上,与郭芙战场互拜之后,杨过没有犹豫徘徊,没有死了一次不可能再死第二次,没有黯然销魂的缠绵悲伤,他想的是大丈夫战死沙场正是最好的归宿,这一刻他无愧亦无悔,就像《缘分一道桥》的歌词里写的那样,结局杨过终于用生死无愧证明谁重要。杨过和郭芙之间的缘分就是旌旗飘飘的那一道桥。
我想杨过当年在绝情谷的舞的自创剑招【“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应该就是他和郭芙最终的归处。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是金庸最后的英雄主义作品,当杨过和郭芙离开襄阳,饮马华山后,大宋落下帷幕,也终结了金书的英雄情结。
其后的张无忌,段誉、令狐冲、韦小宝,包括南院大王萧峰,还有谁再能称的上侠之大者,真英雄豪杰?
十六年后,去绝情谷践行前约的杨过,还是从前那个热切的向往着生的人,直到在战场上和郭芙尽释前嫌,他终于明白他的痛苦在哪里,原来民族危亡之际,他真正向往的是男儿的热血要洒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才死而无憾。
在战场上觉悟的不仅仅是郭芙,还有杨过,他等了十六年,等到在谷底与小龙女相遇他才发现,他仍然如此急切的想回到襄阳城,一刻都不想耽误。人终究是管不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