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早就知道…”安之轻声说,声音哽咽。
零点时分,窗外突然亮起星星点点的烛光。
安之和若素推开门,惊讶地发现整条胡同都亮起了灯。
邻居们捧着自制灯笼聚集在书屋前,每盏灯上都画着连理星图案。
卖糖葫芦的老赵高举最大的那盏灯笼,笑呵呵地说:“咱胡同的岁灯,得亮到正月十五!”
安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紧紧握住若素的手。
若素轻声道:“看,我们的星空学堂,从未消失。”
初一清晨,窗外飘着鹅毛大雪。
邮差顶着风雪叩响了书屋的门。
“特殊邮件,需要签收。”邮差搓着冻红的手说道。
若素接过信封,看到上面盖着少年监狱的邮戳。
“是王小满的信。”她轻声对安之说。
信中是王强之子王小满工整的楷书:“安之姐,我在图书馆看到知行书屋报道了。”
随信附着他用劳动积分换来的彩纸,折成歪扭的千纸鹤。
翅膀上写着“新生”二字,笔迹稚嫩却坚定。
安之将千纸鹤挂在窗前,阳光透过彩纸,在地上投下斑斓的色彩。
“每个人都值得新生。”若素轻声说,眼中满是希望。
上元节那天,胡同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杨局长突然造访,手中拿着一份晚报。
“看看,你们的书屋上报了!”他笑着指着照片说道。
安之和若素凑过去,看到知行书屋被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社区文化空间”。
“基金会要给你们颁奖,条件是…”杨局长故意拖长音调。
他从公文包中掏出一沓火车票,笑容满面地说:“带十个孩子来京参加颁奖礼,车票都备好了。”
若素接过车票,发现票根上印着的日期,恰是星空学堂被强拆那天的月圆之夜。
“这是命运的安排吗?”安之轻声问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杨局长拍拍她的肩膀:“不是命运,是你们用爱创造的奇迹。”
夜幕降临时,安之将母亲们的信笺系在风筝上放飞。
风筝在月光下翱翔,如同承载着希望的使者。
若素调整着走马灯角度,让连理星影恰好笼罩整个天井。
光影交错间,仿佛看到了两位母亲微笑的面容。
胡同外突然传来熟悉的咳嗽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安之和若素循声望去,惊讶地发现尘肺矿工合唱团背着氧气瓶出现在北京街头。
“我们来看你们了,丫头们。”老矿工们笑着说,脸上的皱纹在灯光下如同岁月的刻痕。
“星火不灭,生生不息。”合唱团的歌声在胡同中回荡。
安之和若素站在书屋门前,迎接着这群跨越千里而来的亲人。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过去的伤痛终于化为温暖的力量,推动着他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