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言语之间:黄胖胖的辩论奇遇 > 第245章 第 245 章

第245章 第 24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大媒体集团控制了全球70%的内容传播渠道,这导致审美标准的供给侧垄断。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看,少数精英控制的媒体机构形成了一种'文化卡特尔',共同塑造并强化特定审美标准,这是典型的市场力量扭曲。"

记者何明快速记录着这场思想交锋。

"其次,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审美标准是一种非正式制度。"李研究员深入分析,"北方模特机构和南方选美比赛设立的筛选标准,成为一种隐性规则,规范了'美'的边界。这些制度安排带有历史路径依赖性,并非纯粹市场选择的结果。"

张教授皱起眉头,在笔记本上记下几点。

"再者,从公共物品理论看,审美标准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非排他性,类似于一种文化公共物品。"李研究员循循善诱,"好莱坞以其市场优势占据了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权,导致'文化美学的公地悲剧'——多元审美被过度放牧,单一标准成为主流。"

陈教授频频点头,显然对这一观点颇为认同。

"最后,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现有审美标准的市场均衡并非帕累托最优。特定群体(如非主流审美特征的人)承受了福利损失,而这种损失未被内部化,构成典型的负外部性。"李研究员总结道,"因此,迪士尼的选角策略可视为对这一市场失灵的矫正尝试,是向社会最优均衡的探索。谢谢。"

她的发言结束后,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王博士请求发言:"我想补充一点。从全球价值链理论看,好莱坞处于文化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控制着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这使其能够制定审美的'行业标准'。这种垂直专业化分工,确实形成了审美标准的'中心-外围'结构。"

张教授不甘示弱:"但从创新扩散理论看,传播技术变革正重塑这一格局。社交媒体平台使边缘群体能够传播替代性审美标准,如抖音上的'非欧式审美'内容获得数十亿点击。这表明市场正自发形成审美多元化的趋势。"

赵教授示意发言:"我想从宏观角度补充。文化霸权的市场基础在于制度性垄断,而非纯粹的消费者偏好。有趣的是,这种垄断正被新兴市场的崛起所打破。中国电影《哪吒》系列、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全球流行,正在重构全球文化市场的力量格局。"

陈教授回应:"我认为关键在于消费者教育。从行为经济学看,消费者对审美的判断受到'默认选项偏误'的影响。通过改变'默认'的美学选项,可以引导形成新的消费均衡。"

林教授适时介入:"精彩的讨论!我们看到,文化霸权并非简单的政治问题,而是复杂的经济现象,涉及产业组织、制度安排、市场失灵与创新扩散等多重维度。第二回合的辩论也让我们认识到,美的标准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制度性安排的产物。"

他环顾全场:"下一回合,我们将讨论'性别差异的经济学解释',探讨为何男性和女性在审美判断上存在系统性差异。"

记者何明合上笔记本,在标题页写下:《文化霸权:市场失灵还是效率之选?》

黄昏渐至,辩论赛第二回合落下帷幕,但每位观众的思绪仍在经济学逻辑的海洋中徜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