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顾然补充,“只有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到愿意真正一起走下去的同行者。”
出发走访之前,苏静特地拉着顾然回了一趟和衡堂。
秦老正在院子里晒药,看到他们来了,笑呵呵地招呼:“怎么样,论坛上还顺利吧?”
“秦老,很多医生对我们的研究很感兴趣,但也有很多质疑。”苏静老老实实地说。
秦老不以为意:“中医几千年了,质疑从来没停过,但它还是好好地活着。关键不是有多少人信,而是有没有真正能救人的东西。”
说着,秦老从袖子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递到顾然手里。
“这是什么?”顾然接过,略显疑惑。
“我这些年记录的一些特殊病例和随笔感悟,”秦老笑道,“有些东西是你们AI看不到的,但或许你们会用得上。”
顾然翻开笔记,里面的字迹工整而清晰:
某患者换季时出现药效突降,调整饮食起居后恢复;
某患者家庭变故后,脉象突然大乱,药效失灵;
某患者晨起脉浮,傍晚脉沉,药效随之波动……
“这些都是您一点点积累的?”顾然肃然起敬。
“我们老中医,靠的是眼睛、耳朵、手指和心,”秦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你们年轻人,有数据、有AI,把我们的经验翻译成你们的数据语言,这件事挺好。”
“多谢秦老。”顾然郑重收下。
带着秦老的笔记和一系列拜访资料,顾然和苏静踏上了医院走访之旅。
高铁上,苏静侧头看着窗外飞驰的风景,轻声问:“你有没有觉得,这次出差,像是我们一起走访‘名山大川’?”
顾然挑眉:“你还真把自己当成行医问道的游医了?”
苏静微微一笑:“医道本就该如此,”她顿了顿,“更何况,我和你走的,是同一条路。”
顾然低头轻笑:“那我们这次,走得远一点。”
苏静微微扬起嘴角,看着窗外的蓝天,心里前所未有的平静而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