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对顾然低声道:“情绪紧张、睡眠紊乱,这些都能引发体质变化,特别是老年人,体质基础就弱,外界干预的影响更明显。”
顾然若有所思:“说明单看生理指标还不够,‘生活事件’这种主观变量,可能是导致体质突变的关键诱因。”
回到实验室后,顾然和李思源一起调整HIT-D的分析模型,增加“生活事件记录”模块,允许患者通过手机App自主记录:
情绪变化(焦虑、愉悦、生气等)
重大生活事件(家事、工作压力、天气变化)
饮食、作息突变等
AI系统将这些主观变量纳入分析逻辑,建立与体质波动、药效反应的关联映射。
“其实,这更像中医的‘整体观’,”苏静站在一旁,“中医看病,从来不是只看生理指标,而是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所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我们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把这些因素纳入计算,”顾然点头,“真正的个体化,不是只有基因和指标,而是人的每个细微变化。”
新模块上线后,顾然和苏静第一时间回访了王大爷,教他如何在App上记录每天的情绪和生活事件。
“这不是矫情,”苏静笑着安慰王大爷,“这些记录能帮我们更早发现您的身体变化,比等症状出来再调整要好得多。”
王大爷连连点头:“你们年轻人真会想,我这点小情绪,居然也能当成科学研究。”
苏静认真道:“越是细微的变化,越可能是最早的信号。”
顾然在一旁微微笑着,看着苏静耐心和王大爷沟通的样子,心里莫名生出一种温暖的安定感。
一天忙碌之后,顾然和苏静并肩走出实验室。
“其实,你越来越像医生了,”苏静打趣道,“不只是搞科研的人。”
“做医生的事,才能知道医生要什么;知道医生要什么,才能做出好用的工具。”顾然淡淡笑道,“这还是你教我的。”
苏静看着他,眼中带着柔和的笑意:“我们真是互相影响得越来越深了。”
顾然停下脚步,看着她的眼睛:“这是好事。”
夜风吹过,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