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清晨,张泽慧的工位上摆着三样东西:
1. 一杯冰拿铁,杯身画着生气的老鼠
2. 最新版“温教授”修改意见:“删除眼镜元素”
3. 一本翻开的行为学专著,扉页上林知行的签名被红笔圈出
她正发愣,郑静子风风火火冲进来:“出大事了!温总刚才驳回了所有含眼镜角色的设计方案!连市场部新找的模特都要求摘掉眼镜拍摄!”
张泽慧的笔掉在地上。
“还有更劲爆的,”郑静子压低声音,“刚才前台说,有个戴黑框眼镜的教授在楼下等人,已经站了一个小时了。”
温叙白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所以,”他修长的手指轻叩桌面,“林教授是来探讨学术合作的?”
林知行推了推眼镜:“准确地说,是来观察商业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
“比如?”
“比如突然否定已经通过的设计方案。”林知行的目光扫过墙上被撤下的“温教授”海报,“这种行为在学术上被称为‘领地标记’。”
温叙白冷笑一声:“张助理没告诉你吗?我们最近在做品牌升级。”
“品牌升级需要删除所有眼镜元素?”林知行翻开笔记本,“有趣的是,在灵长类动物中,雄性也会通过破坏竞争对手的标志物来...”
“够了!”张泽慧终于忍不住打断,“你们两个能不能别把我当实验对象一样讨论?”
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
温叙白站起身,走到窗前:“张助理,把最终方案拿来。”
她迟疑地递上文件夹。温叙白翻到某一页,突然问:“这个表情,你是参照谁画的?”
张泽慧看着画稿上“温教授”微微蹙眉的样子,心跳突然加速。那确实是她记忆中林知行思考时的表情,但她从未想过会被看穿。
“我...”
“不用回答。”温叙白合上文件夹,“明天我要看到全新的方案。”
---
午休时分,张泽慧鬼使神差地溜进了空无一人的会议室。投影仪上还留着上午的提案PPT,她一张张翻看,突然在某一页顿住——
那是被温叙白亲自否决的初稿,“温教授”戴着黑框眼镜,正在讲解“奶酪经济学”。而批注栏里写着一行小字:
-“你在画谁?”-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像极了大学图书馆的地砖。那时林知行总说她的画“缺乏学术严谨性”,而现在温叙白却在质问她的“学术参照物”。
手机震动,两条消息同时涌入:
-林知行-:“昨天忘说了,你老板的微表情变化很有研究价值。周二有空来实验室吗?”
-温叙白-:“三点,带着你‘真正想画’的草稿来我办公室。”
窗外,一只麻雀落在窗台,歪头看着室内僵住的身影。张泽慧突然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被关在行为观察笼里的小白鼠。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绘图软件,新建了一个空白画布。这一次,她决定画一个全新的“温教授”——不戴眼镜,不做学术手势,只是单纯地笑着,像某个雨天为她倾斜雨伞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