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这样下去不行。"铁匠看着拥挤的教室,眉头紧锁,"孩子们求学心切是好事,可地方太小了..."
姜小满早有打算:"周叔,我想把太后赏的黄金拿出一半,扩建村塾。"
说干就干。第二天,铁匠就带着徒弟们开始丈量土地,周婶组织妇女们准备开工宴,连赵老大都主动请缨去山里伐木。
最让人惊喜的是,府城的几位掌柜听说后,竟联合捐赠了三百册启蒙书籍。孙仲景更是派弟子送来十套文房四宝,说是资助"未来的小郎中"。
盛夏时节,姜小满收到秦嬷嬷的急信——太后凤体违和,食欲全无,御医束手无策,急召她入宫问诊。
"这次恐怕要去得久些。"她收拾行装时对阿婆解释,"太后年事已高,需慢慢调理。"
阿婆默默往包袱里塞进三双新做的布鞋:"宫中规矩大,你万事小心。药膳坊有我和小草照看,放心。"
小草却红了眼眶:"小满姐姐,能不能...能不能带我一起去?我保证听话!"
看着小女孩泫然欲泣的模样,姜小满实在不忍拒绝。况且小草如今已认得不少药材,确实能帮上忙。
"好,咱们一起去。"她揉了揉小草的脑袋,"不过你得答应我,每天要写完三张大字。"
小女孩立刻破涕为笑,一溜烟跑去收拾自己的小包袱,连最心爱的《汤头歌诀》都带上了。
临行前夜,全村人都来送行。周婶送来新做的夏衣,铁匠打造了一套便携式药膳工具,连老村长都拄着拐杖送来一包珍藏的野山参:"给太后娘娘补身子用..."
马车驶出村口时,姜小满回头望去。晨雾中的村庄炊烟袅袅,药田泛着新绿,扩建中的村塾已经立起了框架。这方水土,这群可爱的人,就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皇宫比记忆中更加肃穆庄严。
有了上次的经验,姜小满这次从容许多。她牵着小草,跟随引路太监穿过重重宫门,来到慈宁宫偏殿。
太后半倚在榻上,脸色确实比上次憔悴许多。见到姜小满,老人家勉强露出笑容:"丫头来啦...这是你妹妹?好水灵的孩子。"
小草按照路上练习的礼仪,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民女林小草,拜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稚嫩的童声让太后展颜,竟比平日多说了几句话。姜小满借机诊察,发现太后是暑湿困脾加上心火旺盛,需要清热化湿的同时调理心气。
"娘娘,民女想做个新鲜的。"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药材,"这是民女家乡特产的荷叶和莲子,配上几味清心药材,做成冰镇甜品如何?"
太后饶有兴趣地点头。在秦嬷嬷的陪同下,姜小满带着小草来到御膳房。看着琳琅满目的食材和器具,小草惊讶得小嘴都合不拢。
"别怕,跟在家一样做就好。"姜小满轻声鼓励,"记得阿婆教的火候吗?"
小女孩重重点头,竟真的镇定下来帮忙。两人合作无间,不一会儿就做出了"荷叶莲子羹"和"茯苓薄荷糕"。为防药味太重,姜小满还特意点缀了几片玫瑰花瓣。
当晶莹剔透的甜品呈上时,满殿宫人都屏住了呼吸。碧绿的荷叶羹盛在白玉碗中,衬着粉红花瓣,宛如一幅水墨画;茯苓糕则做成了莲花形状,散发着淡淡的薄荷香。
太后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清甜不腻,入口生津。"难得的是,老人家竟用了小半碗,还破例吃了一整块茯苓糕。
接下来的日子,姜小满每日变着花样做药膳。有时是酸甜开胃的山楂糕,有时是清香扑鼻的菊花粥,最得太后欢心的是那道"百合酿雪梨",将雪梨挖空填入百合、冰糖和少量川贝,蒸至晶莹剔透。
小草也没闲着。她发现御花园里长着不少药草,征得同意后,每天清晨都去采摘新鲜的金银花和薄荷,为药膳增添风味。宫女们喜欢这个懂事的小丫头,常偷偷塞给她些宫里的点心。
一个月后,太后的气色明显好转,甚至能在御花园散步了。这日清晨,秦嬷嬷突然匆匆赶来:"姜姑娘,圣上要见你!"
原来皇上听闻太后病愈,特意来探望。尝了姜小满做的药膳后,龙颜大悦,要亲自嘉奖这位民间奇女子。
养心殿内,姜小满恭敬地行大礼。皇上和颜悦色地问了许多药田和村塾的事,对她分利给乡亲的做法尤为赞赏。
"朕听闻你扩建村塾缺些典籍?"皇上转头对太监吩咐,"传旨:赐《永乐大典》医部抄本一套,另拨官银五千两助其办学。"
姜小满惊喜得忘了谢恩,还是小草悄悄扯她衣袖才反应过来。更令人意外的是,皇上还特许小草入太医院启蒙班学习,每年可来京进修三个月。
出宫时,夕阳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金色。小草紧紧抱着太医院送的药典,小脸兴奋得通红:"小满姐姐,我将来要当女神医,帮更多更多的人!"
姜小满笑着搂住她单薄的肩膀。望着宫门外辽阔的天地,她忽然明白,自己播下的种子,终将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叮!完成"皇恩浩荡"成就,获得1000点田园值。当前总评分:3000/10000。检测到宿主培养出传承者,解锁"桃李满天下"终极任务。】
系统的提示音在耳边响起,姜小满却只是微微一笑。她牵着小草的手,迈向等候多时的马车。此刻的她,心中已有了更宏伟的蓝图——那将是一个集药田、学堂、医馆于一体的"百草园",让更多像小草这样的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