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岚十二岁便已名满临安,能作诗写赋,擅画兰草山水,又下得一手好棋,美中不足之处,便是她人长得普通了些,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
临安城乃京都,此地皇亲贵胄、名门望族甚多,而这一阶层的婚姻嫁娶,向来只看是否门当户对,至于容貌嘛,只要看得过去便可。
莫家与张家是世交,两家夫人又是闺中密友,二十年前,张家夫人与莫家夫人几乎同时有喜。
张家小公子先一步落了地,莫夫人身子重,不便来探望,写了信差人送去,信上半开玩笑地打趣,若她肚子里是个姑娘,说不得两家要结门亲事。
后来二人的夫婿得知此事,也笑言可行,于是两家儿女便算是指腹为婚。
数年一晃而过,当时还尚未出世的莫岚,已至金钗之年。
闺中寂寞,莫岚平日里研习诗词书画打发时间,偶尔陪着母亲出去赴一些赏花宴。
京中人家对尚未及笄的女子,向来管教甚严,除了父兄,不许见外男。
张家和莫家不同,一则两家本就是世交,二则两家的夫人还是闺中密友,成亲后也时常往来,所以莫岚常常能见到张楚,俩人从小顽在一处,小时候一起玩拨浪鼓、陶响球,年岁大一些的时候,见面少了,但时不时也总能见上一面,二人对坐谈诗论画,或是下两局棋。
莫岚读《诗经》中的十五国风,读里边的《关雎》《桃夭》《蒹葭》,女儿家总是向往这些个情情爱爱,便是像她这样的女子,也不曾例外。
正所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张楚为人恭顺谦和,又风度翩翩,莫岚自然而然对这个唯一能见上面的外男暗生情愫。
而张楚这边,莫岚与他从小相识,长大的莫岚更是才情横溢,便如书中谢家女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一般,让他自愧不如,同时又赞叹不已。
积年累月之下,张楚对莫岚亦是情根深种。
莫岚与张楚虽是指腹为婚,相处时却发乎情止乎礼,从不曾逾矩。
双方父母见儿女们处得好,也乐见其成。毕竟两家早就存着结亲的心思,有些事便心照不宣了。
眼看着莫岚将及笄,张家那边已经透了口风,欲与莫家结秦晋之好,待来年便要上门提亲。
张家公子风度翩翩相貌出众,莫家姑娘才华横溢,二人又是青梅竹马,若真订下婚盟,届时必可引为临安城中一段佳话。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皇后娘娘下了帖子,请京中数位诰命夫人入宫赏花,帖子上还邀各府中尚未许人的嫡女一同赴宴。
说是赏花宴,其实是为太子还有另外两位适龄皇子选妃,这里头的门道,众命妇们无一不知。
太子与三皇子同为皇后所出,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自不必说,三皇子的地位也非同一般,这让不少家中有嫡女的诰命夫人们心热不已,恨不能将自家女儿打扮得如天仙一般,好得到皇后青睐。
有人喜便有人忧,收到帖子后,莫府一片愁云惨淡。
莫岚与张楚尚未定亲,旧时口头指腹为婚又无婚书为证,若这时候张、莫两家火急火燎给子女定亲,定会惹得皇后不快。
莫岚心知此事不可为,纵使有万般无奈,也只好装作若无其事,跟着母亲进宫去。
因着与张家的默契,莫家夫人同莫岚倒是抱着走走过场的心态去赴这赏花宴。
怎奈世事难料,莫岚自己也不知道,这一趟入宫,就再难逃开宿命。
太子由太后亲自指婚,剩下两位皇子的婚事,则是皇后钦点。
入宫赴赏花宴那日,莫岚打扮得简简单单,怎奈无心插柳,柳却成荫。
没有上去表演才艺,不过是坐在角落赏了会儿花,莫岚竟被皇后一眼相中,指给了三皇子旭王。
说好听点是一眼相中,其实皇后早就内定了人选,莫岚这也是被才名所累。
赏花宴结束,莫岚浑浑噩噩坐着马车回到府上,第二日,赐婚的圣旨一早便送到莫府。
莫岚的父亲沉默不语,而母亲则抹着泪同她说,岚儿,这是你的命数。